ENG
首页 >  院系动态

计算机学院举办“我的成长故事”研究生朋辈交流分享会

2022-06-18
         56日,计算机学院举办“我的成长故事”研究生朋辈交流分享会。分享会邀请了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校友、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5级高学信、2017级唐超、2018级张禹尧,以及在校学业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杨海翔。学院党委副书记邵飞、辅导员、班主任参加了分享会,2020级、2021级研究生聆听学习。会议采用线上交流形式。

        杨海翔担任研2002班班长,辅导员助理。在读期间,他坚持工作学习两不误,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同时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他说,自己从入学开始就做好了三年规划,并和大家分享了时间规划图和自己常用的科研工具。他讲到,研究生三年时间有限,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处理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张禹尧现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他谈到,自己本硕都就读于信息科大,对学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自己本科时也没有想过会在研究生期间做出那么多科研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导师一步一步的指导和帮助,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和突破才有今天的自己。他分享到,研究生的生活不能枯燥无味,要找到生活和科研的平衡点,练字打游戏、科研做课题,要努力让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

                                  

        唐超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在读博士,读博期间仍然担任党支部书记。他说,不论是本硕还是读博,认识自己很重要,要理性的看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并调整好状态,持续跟进。他特别讲解了“如何写好一篇论文”,从寻找研究方向的文献,到阅读和总结,从大量学习别人的知识体系,到创新自己的理论观点,层层深入,最终输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高学信现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他提到,研究生学习不一定千篇一律的做学术型、论文型,也可以做工程型、实践型。他分享了自己从研究生入学由于代码量不够,不知项目如何入手,到毕业生50万行的代码量,实现了问题、难题的不断解决、不断突破,其实是一个持续练习、持续动手的过程。他说,研究生学习给他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讲话时提到,中国青年要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培养始终坚持为国家建设输送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毕业的校友也在各自工作领域发光发热。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将秉承“勤以为学,信以立身”校训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 京ICP备17006670号-1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