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我们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要精神,正值5月20日至31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之际,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从科技周主题“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出发,于5月24日上午在健翔桥校区图书馆会议室举行“阅读明理 思辨科技”第二期研究生读书分享活动。除本院研究生外,大四学生、光电和信通学院研究生也受邀参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张伟应邀出席,分享会由辅导员李和主持。
张伟副院长教导大家作为研究生要充分理解理论学习的意义,开展科研工作更应将时间精力落到实处、知行合一,充分发扬“科学家精神”。此外,阅读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一环,仅流于知识摄入远远不够,通过自身的思考复盘、再加工直至以多种形式进行知识的转化输出,才能真正学有所获。而对于科技的思辨,更值得我们理工类学生探讨,《数字乌托邦》一书的深入阅读为此提供契机。
当下技术与我们的关系愈发不可分割,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出现和互联网的普及带给整个人类社会一场彻底的变革。随着Chat GPT的到来直至火爆全网,受众或振奋、或担忧的两种情绪掺杂其中。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缤纷多彩的许诺和空幻的虚诺,什么是解放和救赎之道,计算机学院的8位研究生以章节为单位对《数字乌托邦》一书做出分享。
随后,现场同学展开交流。光电研究生宋子扬同学谈及“互联网本身不仅具有工具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我们在网络所获的信息容易被平台构建者的意识影响,并且在各种推荐算法的作用下,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中。”计算机研究生高立卫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为数字世界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推动数字化进程中去。在这里,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有智慧、有文化的数字化时代!”我们要提倡人文关怀,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和平有序的发展,数字全球化是对未来保持平和的“乌托邦的理想”。正如光电研究生刘源概括的“我们需要对技术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
此次读书会以科技类书籍为载体,鼓励学生阅读明理、创新争先,思辨科技、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同时,成功打造跨年级、跨学院学生学习和研讨交流平台,进一步助力学生社区建设,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人文素养,共同汇聚引领发展、驱动复兴的不竭动力。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