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7月27日
赴景德镇,探索国家非物质文化-陶瓷文化。包括、瓷器作坊、官窑、民窑,了解景德镇制做陶瓷的流程,以及和有关陶瓷的常识性知识。
一、所周知,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明代文豪缪宗周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景德镇
“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
景德镇家家制瓷,运送瓷器的货船在长江江面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景象仿佛跃入眼帘。
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陶瓷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
通过参观景德镇官窑,同学们了解到了基本的制陶流程。也正是在观察这些匠人的制造过程中,发现即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匠人依旧沿袭着千年来的制陶传统,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矢志不渝的大国工匠精神,成就了景德镇的世界瓷都之名。
二、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是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真实写照。
白如玉:白瓷呈乳白色,光泽柔和,温润如玉,如若不信,你可以拿一只白瓷杯或碗,放在灯光下,瓷的细腻与通透定会让你赞叹不已。
明如镜:白瓷的釉面光滑,晶莹剔透,普通的瓷器完全无法与之媲美。
声如磬:若你把一只白瓷碗平放在手上,用拇指和中指轻轻一弹,就会听到“咚”的一声脆响,有如乐器奏出的优美罄声,扣人心弦;
薄如纸:官窑瓷因其质薄而变得轻巧与尊贵。
三、通过现场学习同学门了解并实践了御用陶瓷的鉴别方法
1.将陶瓷平托在手上,用笔重重的敲击陶瓷表面,陶瓷会发出“咚”的一声的脆响,犹如钟声一般。
2.用潮湿干净的手指在陶瓷表面轻轻地触摸,瓷器会颤抖并发出声响
3.将陶瓷放在灯光下照射,陶瓷几乎是透明的,洁白如玉。
四、了解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高岭土,作为御用陶瓷的必要材料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景德镇陶瓷提供更好的保护,由于过去的制瓷技术的限制,导致高岭土的使用率过低,浪费现象严重,通过对陶瓷生产过程中进行细化,提高陶瓷制造工艺,提高高岭土的利用率,这不失为一项保护景德镇的重要措施。
如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承机制,是体现民族文化的财富。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今天,由于经济的驱使,一些容易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技术工艺得到了很好的重视,而一些风俗文化则被冷落,特别是一些瓷文化中的吉祥用语,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遗失。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尽力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并发展下去,结合新时代的创新想法,大胆的创新为它们增光添彩!并且在自己的人生梦想道路上做什么事情都应具有一种大国工匠精神,专注求精,积极创新!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