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页 >  院系动态

计算机学院暑期实践团报道(之四)

2016-08-26

时间轴7月28日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国家地质公园——庐山1961年毛泽东第二次上山时,曾在此工作和休息过的庐山博物馆三次庐山会议召开的地方——庐山会议旧址,庐山抗战博物馆
仅存的唯一一栋国共两党领导人共同居住的别墅--美庐别墅,含鄱口,庐山植物园。


      毛主席曾赋予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雄伟高耸,满目苍翠的形象。同学们满怀期待地乘车前往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歌颂向往的圣地——庐山。

      行车途中,纵览山间景色,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壮观的别墅群。别墅群的建立是在清末时期。当初西洋人李德立借助英国领事的关系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迫于压力,李德立正式获得了庐山土地的“合法”租借权,建造起大量的别墅。后因高价出售获得丰厚的财产,巨资打造,形成别墅群,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娱乐设施地。
      1935年,赶走西方列强,别墅群正式被中国政府收回。

      庐山会议旧址是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传习学舍、图书馆、庐山大礼堂)”之一——庐山大礼堂。
      不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都在这里有着重要的历史进程。这里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国民党政府骨干的重要基地。也是后来蒋介石发布了《抗战宣言》的地方。从此全民抗战开始。实践团的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人民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决心与保家卫国的斗志!
三次庐山会议也在此地召开。
第一次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和8月2日至16日,先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接着召开八届八中全会,讨论“大跃进”、人民公社等问题。
第二次会议,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工业、粮食、财贸、教育等问题,执行调整经济八字方针。
第三次会议,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召开九届二中全会,讨论修改宪法、国民经济计划、加强战备等问题。
      每次会议都在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上起到推动性作用。一栋建筑,见证了中国百年以来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远观庐山人民剧院,仿佛它在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庄严的历史。伟人们虽易英魂埋骨,但是抚摸这栋建筑的青砖,依稀可以感觉到当年伟人存在过的痕迹。

 

美庐“禁苑”
      美庐是毛主席第一次登庐山,召开第一次庐山会议时居住的地方。也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故居。
      美庐”,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八一三”文告的出台;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这些令人瞩目令人回顾的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满载着沉甸甸的历史。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历史风云的汇聚地,中国在这近百年的风雨飘零中走向安定与团结,庐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

      面对着充满历史沧桑的庐山,回顾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实践团的同学们感叹道:“弱国无外交,团结才能胜利的道理。”知道了合作共赢,开放求发展新时代理念的重要作用,记住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作精神。这些指导精髓对于同学们将来的人生会有巨大帮助,它必扎根于所有有志之士的心中,为中国梦的探索与发展发挥出无穷的力量!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 京ICP备17006670号-1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