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页 >  院系动态

【学子风采】李玉璋:计算机学院的极客青年

2017-11-06

      《微微一笑很倾城》这部剧在荧屏热映后,不少迷弟迷妹对计算机这个专业心生向往。肖奈师兄各项全能不说,还能自己开公司开发网游;微微女神一出场,分分钟就换好了电脑主板。所谓“术业有专攻”,影视剧放大了美好的一面,实际上要想成为大神,学语言、学算法,点灯熬夜写代码可能才是他们的日常。 

  “写程序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有的时候忙起来颇有披星戴月的感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玉璋同学也这样感慨。他是我校计算机学院软工1501班的一名学生。作为软工专业第一,他不仅仅是大家口中的计算机“大神”,更是热爱生活的极客青年。

                

与计算机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的第一学期,在老师的指引下,李玉璋便独立开发完成了“校企合作管理系统”。对于很多新生来说要想独立完成这样一个系统的开发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最大的困难就是知识储备不足,而且没有开发经验。

  他喜欢挑战,尤其是面对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一种尝试,我在大学以前,写程序多是一些桌面小程序,没有写过网页程序。我比较喜欢做没做过的事情,所以有这么个机会我就接下来 了。最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网页编程和桌面的编程的思维有一些差异,而我那时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所以有段时间是在不断地试错,通过技术网站查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最终顺利地完成任务,点亮新技能。”

  “与计算机的缘分来自初中的班主任”,李玉璋说。“老师给我介绍了程序的概念,我便深陷其中。”最初,他是想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一些自动化控制,后来才接触了应用开发。到了高中,他给自己定的长期目标是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受学长的启发开始准备物理竞赛。可惜年少轻狂,做事急功近利,最终物理竞赛未能取得有价值的成绩,他也因此高中三年没有在计算机方向深入学习。这番经历让他深感遗撼,他也因此更加懂得珍惜时间,面对选择也更加沉着。进入大学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李玉璋选择计算机方向,也算是不忘初心。

  喜欢的事情自然要尽力做到最好。过去两年的大学生活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实验室度过,一点一滴的积淀,一阶一阶的提高,他在计算机专业课学习中收获颇丰,也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生活不只有工作,还有音乐和风景

    他分外珍惜学习的时间,“技术迷”一投入工作便废寝忘食,用他的话说就是“忙起来颇有披星戴月的感觉”。

  “大学里主要就是要学习专业知识,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自己的生活更有乐趣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李玉璋意识到“工作狂”的状态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慢地开始学会平衡工作、学习与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他把丹麦计算机科学家“C#语言之父”安德斯•海尔斯伯格视为偶像。“首先我很喜欢安德斯在C#这门语言里的设计理念,然后是他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

  闲暇之余,他会找一些安静的地方转一转。他常去的地方就是奥森公园,一边散步一边听音乐是最放松的时刻。时间比较充足的时候也会去爬山远足,他说家乡安徽有座小山,阴雨天的时候会有云烟缭绕的感觉,伴着音乐会特别惬意。现在各方面条件虽然不是很允许,但听音乐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他对中国传统乐曲颇感兴趣,也比较喜欢钢琴曲。他还喜欢养花种草,尤其喜欢吊兰。。

  最让他难忘的是爬长城的经历。大一那年的清明节假期去过一回,那是他第一次爬长城,面对壮美的燕山山脉,回想流传千年的传说,千年的文化更替历历在目,心生敬仰。大二再次登长城,同样的时节,同样的漫山杏花,这次他感慨飞逝的时光与岁月里的成长。这些看过的风景都深深留在他的记忆里。

  他说:“作为理工科的男生,不能只关注专业技术,更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以求全面发展。对于人的长足发展来看,单纯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需要更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需要有思想有觉悟。”  

                   

科技领域的“明日之子”

  李玉璋对自己的专业有着深刻的认知。他认为计算机已经逐渐成为与水、电具有相同地位的基础设施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升级换代和发展。他不仅广泛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还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各类计算机相关竞赛,同时也注重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2016年对他来说是最为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在计算机博弈海克斯棋的比赛中,他先后获得学校三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另外还完成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发表论文一篇,获得软件著作权一项。这一年,他还在感知与计算智能联合实验室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解决决策问题,这是当前相当热门的专业方向。在实验室师长的帮助下,他逐步掌握了科研的一般流程;通过参加博弈算法的研究,他也掌握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在这里,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参加计算机博弈比赛的事,比赛时要让自己编写的程序与其他团队的程序比拼。比赛开始的前一个月,为了做到尽善尽美,他给自己的压力特别大。最终在2017年的计算机博弈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赶deadline时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是一旦完成了任务,又会轻松很多,一张一弛,其实是蛮有乐趣的。”看得出来,他很享受学习的过程。

  2017年3月到8月,他在日立公司实习,从事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工作。实习让他明白:计算机行业特有的快速发展模式导致了其知识更新周期短,校内的课程只能作为指导性课程。这就更要求要掌握知识的精髓,这样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随机应变。另一方面,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通常会做一些理论性的假设以简化问题,但是生产环境下这些假设可能根本不成立。拿图像识别的例子来说,学术界使用清晰的图片数据做出了非常漂亮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在工业界就比较难应用,因为实际生活中的很多图片资源根本不清晰,比如监控拍摄的画面。

  本学期,李玉璋继续开展大创项目《并行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的改进》,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在着手写论文了。

  “学习态度很重要,以敬畏的态度面对知识,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学习过程。”李玉璋很认真地告诉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他都能保持拼搏的激情和泰然的心态,乘长风破万里浪!(记者团:马倩倩、李想、相福龙、杨墨宣)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 京ICP备17006670号-1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