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下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领导和行业专家在健翔桥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对我校和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面向数据中心高通量需求的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的工作,对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这标志着跨越我校健翔桥、小营和清河校区数据中心的量子通信示范网络正式建成。
验收会会场
验收会上专家评审材料
专家现场考察网络平台,听取项目组关于示范应用的介绍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可以克服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具有无条件安全性的通信方式,国际上广泛认为量子通信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安全基石,在国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因此成为目前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以潘建伟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量子研究小组在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09年5月组建了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量子保密通信底层核心技术的产品化、工程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是全球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化技术和商用服务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科大国盾量子在北京的一只劲旅。
2017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量子通信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面向数据中心高通量需求的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目标是搭建一个数据中心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经过两年多的研发,项目组完成了课题的各项任务,研发了面向分布式数据中心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量子密钥生成与管理设备、量子路由器等专用设备;搭建了覆盖三个校区数据中心的示范应用网络。该示范应用网络集成了当前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随机数应用等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了基于量子通信技术的数据中心异地备份和加密存储功能,对数据中心间高通量业务传输进行仿真模拟。经测试,系统安全数据传输带宽大于8Gbps,真随机数产生速率大于600Mbps,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还提供了开发接口,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成果验证提供真实的实验环境。
量子通信原理
量子通信设备
示范网络拓扑图
我校项目组成员主要来自计算机学院和信息网络中心。在李宁教授主持下,开展了项目网络适配、应用示范、网络架构、随机数验证、密钥管理、测试评价及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并与国盾量子公司通力合作,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该示范网络的建成,标志着我校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高精尖学科领域,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拥有了国际领先的研究平台,在量子通信应用研究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支研究团队,为今后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打下基础。
(计算机学院 供稿)
Copyrigh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号